湿地公园污水处理流程图
发布时间:2025-10-25 05:14:2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ICMarkets国际官网,稳定平台,受监管保障,优质服务,助您开启全球交易新体验。。
湿地公园污水处理流程图|规范(湿地公园处理污水的湿地原理) 标签: 添加时间:2022-12-07 浏览次数:3680
一、景区污水处理现状
景区内的生活污水主要是餐饮和宾馆的生活污水,每日客流高峰相对集中,不同季节污水量波动较大,甚至处于景区不同位置的宾馆、餐厅的排放特点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风景区餐饮污水的排放高峰在中午时段,这时污水的CODCr,BOD5浓度都较高,宾馆生活污水排放高峰在晚上,由于洗浴污水的进入,水量较大,相对浓度较低。为了不破坏景区的视觉效果,污水管网一般都设置在相对较低和隐蔽的位置,因此污水管道水力坡度大,污水进入系统流速较高,造成调节池来不及调节,对后续处理单元造成了一定冲击。
山上风景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大多是照搬比较成熟的城市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没有充分考虑山上环境条件以及水质水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没有考虑污水处理构筑物与景观的协调性。由于山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可使用面积较小,多数处理系统采用了组合形式,各处理单元的池形只能服从于整体,所以系统内部的水力条件不好,有效池容减小,短路现象十分普遍,处理效果无法保证。并且处理系统设备的选型看重价格和安装方便,不少污水处理系统选用潜水型设备,这些设备初始安装较方便,噪声也较小,但是维修维护很困难。
二、景区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景区应该严格禁止工业生产,因为工业生产一方面破坏景区质量,另外一方面,即从污水处理角度考虑,二者混合水非常难处理。本文主要讨论没有任何工业生产的山地风景区,这种风景区水质比较简单,属于一般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也相对简单。
风景区早期排水规划参照城市排水设计,多采用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二级处理常采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近几年,生态旅游逐渐火热,污水处理也开始向生态处理(自然生物处理)靠拢。自然生物处理法主要限制条件是占地大、周边环境容易恶化。山地景区范围广阔、植被条件好,适合进行生态处理。
(1)景区公厕无动力厌氧净化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采用厌氧发酵、接触氧化、兼性过滤和水生植物净化塘(或氧化塘)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这种环保型无害化生态公厕,污水净化处理池建在公厕下面,不占用地,厕所周围种树植草。这种风景区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地势落差,无动力自流进出,运行不耗能,还有部分能源可利用,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是真正的节能型环保公厕。经过一年多的正常运行,经临安市环保局监测站监测,出水水质达到并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2)地下式小型污水处理站
地下式小型污水处理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个污水处理站都在地下,设置两个出入口,设扶梯上下,池子上部设走道板,贯通各构筑物,走道板上部留有不小于2m的操作空间,以便操作。各构筑物根据工艺要求设置,构筑物之间用隔墙分隔,通过堰口、闸门、管道或渠道连接各池。顶部设钢筋混凝土顶板,配有通风送风装置,以保持污水处理站的空气新鲜和操作安全。
地下式小型污水处理站可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与一般污水处理站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池子深度上,应结合地形选择。常用风景区污水处理系统是活性污泥处理法和SBR处理法。
(3)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系统
该污水处理系统依地势落差设计自流进出,充分利用并结合厌氧和好氧的各自优点,采用地埋式或紧凑型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安装建造,设备简单,自动控制运行,维护管理方便,造价低,与全好氧工艺相比,能耗可节省40%左右,是低浓度风景区污水处理的一种好工艺,适用于对排放水质要求高、污水量大、水力滞留时间短的情况,特别是宾馆、饭店等。
(4)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实践证明,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起到很大作用。同时,水生植物的种植考虑景观效果,进行不同层次的植物搭配种植,不仅美化风景区环境,而且更有效吸附、清除污物,达到风景区污水处理的效果。生态修复法是一种采用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建立生物浮岛或生态基的做法,适用于全开放式景观水体。天然湿地净化功能的强化,利用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净化,通过过滤、吸附、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实现对营养盐和有机物的去除。氧化塘,通常是深度为1.0~1.5m的浅塘,通过各种好氧、厌氧过程和食物链处理受污染水体,适于附近有天然池塘可以利用的景观水体。
(5)蚯蚓土地处理—研究状态的污水生态处理方法
利用蚯蚓的生态污水土地处理与利用土壤中生物膜的常规污水土地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用蚯蚓的生态污水土地处理不仅处理污水而且改良土壤。常规的污水土地处理由于受生物膜能力的限制,难于做到土壤肥力的生态恢复而且还可能使地下水受到污染。近年的研究表明,蚯蚓是实现“生态污水土地处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天然生命体。
蚯蚓污水土地处理基本流程蚯蚓污水土地处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一些国家正日益引起重视。现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蚯蚓对土壤物化性能的改良以增加土壤对有机污物的吸附负荷。基本流程如下:初步的研究表明,这一处理流程与常规污水土地处理相比,可提高处理负荷两倍以上,同时还使土壤的透气性和吸附能力不断提高。
对于大小不同的旅游景区的水处理,都要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在选择工艺和设备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随着我国旅游风景区大量形成,近年来逐渐对一些风景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公园在风景秀丽的污水风景区发展起一大批休闲娱乐、食宿餐饮为一体的处理旅游设施。由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不完善,或者由于旅游风景区距离城市较远等缘故,湿地风景区的公园污水无法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为了保护环境、污水减少污染,处理旅游风景区必须设置比较完善的流程污水处理设施。旅游风景区污水处理站一般属于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湿地其工艺与大型污水处理厂类似,公园但它受场地、污水面积、处理规模等条件限制,流程其污水处理必须充分考虑景区污水的水质、水量及环境特点,才能保证处理效果。
本文将简单的介绍景区污水的处理现状及工艺流程。
一、景区污水处理现状
景区内的生活污水主要是餐饮和宾馆的生活污水,每日客流高峰相对集中,不同季节污水量波动较大,甚至处于景区不同位置的宾馆、餐厅的排放特点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风景区餐饮污水的排放高峰在中午时段,这时污水的CODCr,BOD5浓度都较高,宾馆生活污水排放高峰在晚上,由于洗浴污水的进入,水量较大,相对浓度较低。为了不破坏景区的视觉效果,污水管网一般都设置在相对较低和隐蔽的位置,因此污水管道水力坡度大,污水进入系统流速较高,造成调节池来不及调节,对后续处理单元造成了一定冲击。
山上风景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大多是照搬比较成熟的城市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没有充分考虑山上环境条件以及水质水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没有考虑污水处理构筑物与景观的协调性。由于山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可使用面积较小,多数处理系统采用了组合形式,各处理单元的池形只能服从于整体,所以系统内部的水力条件不好,有效池容减小,短路现象十分普遍,处理效果无法保证。并且处理系统设备的选型看重价格和安装方便,不少污水处理系统选用潜水型设备,这些设备初始安装较方便,噪声也较小,但是维修维护很困难。
二、景区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景区应该严格禁止工业生产,因为工业生产一方面破坏景区质量,另外一方面,即从污水处理角度考虑,二者混合水非常难处理。本文主要讨论没有任何工业生产的山地风景区,这种风景区水质比较简单,属于一般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也相对简单。
风景区早期排水规划参照城市排水设计,多采用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二级处理常采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近几年,生态旅游逐渐火热,污水处理也开始向生态处理(自然生物处理)靠拢。自然生物处理法主要限制条件是占地大、周边环境容易恶化。山地景区范围广阔、植被条件好,适合进行生态处理。
(1)景区公厕无动力厌氧净化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采用厌氧发酵、接触氧化、兼性过滤和水生植物净化塘(或氧化塘)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这种环保型无害化生态公厕,污水净化处理池建在公厕下面,不占用地,厕所周围种树植草。这种风景区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地势落差,无动力自流进出,运行不耗能,还有部分能源可利用,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是真正的节能型环保公厕。经过一年多的正常运行,经临安市环保局监测站监测,出水水质达到并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2)地下式小型污水处理站
地下式小型污水处理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个污水处理站都在地下,设置两个出入口,设扶梯上下,池子上部设走道板,贯通各构筑物,走道板上部留有不小于2m的操作空间,以便操作。各构筑物根据工艺要求设置,构筑物之间用隔墙分隔,通过堰口、闸门、管道或渠道连接各池。顶部设钢筋混凝土顶板,配有通风送风装置,以保持污水处理站的空气新鲜和操作安全。
地下式小型污水处理站可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与一般污水处理站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池子深度上,应结合地形选择。常用风景区污水处理系统是活性污泥处理法和SBR处理法。
(3)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系统
该污水处理系统依地势落差设计自流进出,充分利用并结合厌氧和好氧的各自优点,采用地埋式或紧凑型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安装建造,设备简单,自动控制运行,维护管理方便,造价低,与全好氧工艺相比,能耗可节省40%左右,是低浓度风景区污水处理的一种好工艺,适用于对排放水质要求高、污水量大、水力滞留时间短的情况,特别是宾馆、饭店等。
(4)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实践证明,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起到很大作用。同时,水生植物的种植考虑景观效果,进行不同层次的植物搭配种植,不仅美化风景区环境,而且更有效吸附、清除污物,达到风景区污水处理的效果。生态修复法是一种采用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建立生物浮岛或生态基的做法,适用于全开放式景观水体。天然湿地净化功能的强化,利用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净化,通过过滤、吸附、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实现对营养盐和有机物的去除。氧化塘,通常是深度为1.0~1.5m的浅塘,通过各种好氧、厌氧过程和食物链处理受污染水体,适于附近有天然池塘可以利用的景观水体。
(5)蚯蚓土地处理—研究状态的污水生态处理方法
利用蚯蚓的生态污水土地处理与利用土壤中生物膜的常规污水土地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用蚯蚓的生态污水土地处理不仅处理污水而且改良土壤。常规的污水土地处理由于受生物膜能力的限制,难于做到土壤肥力的生态恢复而且还可能使地下水受到污染。近年的研究表明,蚯蚓是实现“生态污水土地处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天然生命体。
蚯蚓污水土地处理基本流程蚯蚓污水土地处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一些国家正日益引起重视。现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蚯蚓对土壤物化性能的改良以增加土壤对有机污物的吸附负荷。基本流程如下:初步的研究表明,这一处理流程与常规污水土地处理相比,可提高处理负荷两倍以上,同时还使土壤的透气性和吸附能力不断提高。
对于大小不同的旅游景区的水处理,都要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在选择工艺和设备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全国服务热线:【15165428330】
相关文章
广东2025年绿色食品宣传活动走进厦门_南方+_南方plus晚风轻拂海岸线,落日与音乐交织。9月16日,以“绿色食品 提振消费”为主题的广东绿色食品宣传活动走进厦门,同期与广西联合举办FAO营养膳食与2025-10-25
当全球经济复苏阴霾未散,广东再次用一串亮眼的数字告诉世界:这里依旧是外资值得信赖的“避风港”和首选地。广东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1.7万家,同比增长32.7%;实2025-10-25
8月29日是传统的七夕节,各地餐厅的预订需求持续攀升。在四川成都,“七夕”前夕,订座量增幅翻倍。“七夕”预订火爆餐厅一桌难求记者在成都桐梓林周围的餐厅采访发现,“七夕”当日餐厅可以说是一桌难求。大部分2025-10-25
8月30日是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8月29日,残特奥会组委会举行“奋进100天 湾区共逐梦”新闻发布会直播回顾)。残特奥会组委会副秘书2025-10-25
入疆首日卖断货!西牛麻竹笋在新疆茶博会“圈粉”无数_南方+_南方plus“没想到西牛麻竹笋这么合当地人口味,才第一天,我带来的糯米笋就已经全部卖完了。”在2025新疆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下简称“新疆茶博会2025-10-25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生育津贴、医保报销等方面,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2025-10-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