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珠海启航,“中山大学”号开展国内首次两套深海无人装备同船作业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从珠海启航,从珠前往南海海域开展海试和科学应用试验。海启航号

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内航期25天,首次深海将开展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首次深海试验,两套实现科考船对深海科研目标的无人精确定位观察和样品获取。

“海琴”号深海ROV加装于“中山大学”号科考实习船船体。同船这套ROV针对深海探测场景研制,中山大学具备自动定向、从珠悬停定位、海启航号自动巡线等智能作业能力,开展搭载高清摄像机、国内多功能机械手、高分辨率侧扫声纳、探测传感器,补足此前“中山大学”号定位、获取水下科研目标精度不高的短板,为立体化开展深海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本航次领队、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探测技术总工程师崔运璐介绍,此次进行的“海琴”号全系统深海试验,将验证各项技术指标及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海上现场还会开展ROV专业操作团队培训,为设备后续常态化应用奠定基础。
6000米深基本覆盖了全球85%的海洋,装配“海琴”号,使“中山大学”号跨入我国少数拥有6000米级深海ROV的科考船行列,可近海底长期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新物种发现、基因获取等深海科考工作,将进一步提高中大在深海调查领域的立体化科学观测能力和影响力,助力深海科学研究取得更大进展。
据悉,本航次也执行“海斗一号”深海科学应用任务,开展多学科的海底采样。该任务是由中山大学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海斗一号”是全海深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ARV),最大工作深度达11000米,可实现自主、遥控及混合模式操作,水下连续作业时间可达12小时,具备海底地形探测、参数测量与取样能力。

本航次将开展“海琴”号、“海斗一号”两套深海无人作业系统的同船作业,是国内首次两套不同深度、不同功能的深海无人装备同船作业,将为“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构建多样化深海任务安全作业流程提供重要实践依据。
据介绍,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本航次任务。
“航次将围绕南海北部陆架坡折断裂带、海底麻坑形成机制、中沙海台上升流与生物群落演替、人工鲸落等开展科学应用研究,利用‘海琴’号和‘海斗一号’获取南海多个工区的海底样品、高清图像及海洋环境数据,助力提升我国深海装备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深海地质、生态与气象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本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苏明说。
“中山大学”号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自投入使用以来持续深耕深海探测领域。据悉,截至2025年7月,该船已执行23个科考航次(段),累计出海488天,航行约56982海里,超过1700人参与航次任务,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与装备试验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关文章
掌上梅州讯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一系列汇聚智慧与创新的科学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作为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2025-10-25
周末,一个台风消息让很多人紧张起来:“杨柳”才走没几天,怎么又来了!不过不用太担心,这个台风强度不算大,而且不会登陆广东。根据广东省气象台消息,在17日17时,南海热带低压中心位于距离海南三亚东南方向2025-10-25
今天是“三伏”的最后一天,不过,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影响,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温。据气象卫星监测显示,从昨天到今天,黄淮、江淮、江南等地高温持续,湖北、浙江、江西、安徽等2025-10-25
8月17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主题快闪”活动在香洲区前山街道玖洲道购物公园举行,珠海市“分出乡村高颜值 垃圾分类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宣传活动由此拉开序幕。活动由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香2025-10-25
广东食材风靡中国乡宴_南方+_南方plus炊烟袅袅,香气飘飘。在广袤的中国乡村,一场热闹非凡的乡宴,不仅意味着味蕾的狂欢,更是乡土文化的生动载体。乡厨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对本地食材的深刻理解,将一方水土2025-10-25
山体垮塌前汤伟鹏在转移群众的路上,这是同事拍到的汤伟鹏最后影像8月6日上午,由于连日大雨,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黄庄片区突发山体垮塌,经过约52小时的救援,14名被困失联人员全部被发现。其中,35岁的大源2025-10-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