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双提升”——港南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综述
近日,双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广西2025年第二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抽查审查评分,民生港南区项目获评90分,保障排自治区抽查审查项目评分第一名。经济建设据了解,发展2025年我市9个项目获得中央专项以工代赈资金共3103万元,港南其中港南区4个项目获资金共1196万元,区工争取到的代赈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均排名全市第一。
随着该项资金落地,项目港南区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综述努力实现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双提升”。双提升港南区的民生以工代赈项目为何能领跑贵港?

机制创新强保障

资金监管提质效

“真没想到,以前办理手续要一个半月,保障现在半个月就搞通了!经济建设”港南区木格镇三安片山塘清淤加固工程以工代赈项目负责人谭顺昌说。发展
黄永秀表示,以前,以工代赈建设项目的报批过程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审批、报批周期长,项目难以迅速落地。港南区实施“专班统筹+联审联批+动态监管”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后,报批时限大大缩短。
港南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潘非妮作为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审批的负责人,利用专班的力量,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财政等相关部门紧密沟通,确保项目从初步谋划到获得审批的每个环节都顺畅进行。同时,通过联审联批机制,实现多个部门在同一时间段对项目并联审批。
港南区坚持以“务工是手段、赈济是目的”为导向,构建了“专班统筹+联审联批+动态监管”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成立以区领导为组长的以工代赈项目管理专班,由区发改局统筹项目谋划、资金申报和落地实施,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基层;将以工代赈的项目纳入村庄建设简易审批范围,缩短报批时间50%以上,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见效。通过创新管理体系,资金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多维成效促振兴
群众口碑铸丰碑
2月19日,湛江镇云柳村村民马水山正在查看村里山塘的蓄水情况,为即将开展的春耕生产做好准备。
湛江镇云柳村山塘水毁整治修复以工代赈工程去年已交付投入使用。提起该项目,湛江镇乡村振兴工作站主任谭导飞满怀自豪地说:“项目共安排受赈济困难群众136人参加务工,增加经济收入,更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加快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
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更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加快了产业升级。通过农田水利修复、屯级道路建设等工程,带动特色产业、设施农业等县域产业发展,2024年该区农业产值同比增长6.3%。另一方面,改善了民生。人饮工程、农村道路建设、水利灌溉设施修复等项目惠及5万余名群众,村庄规划覆盖率达31.9%,农村人居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双双提升。
以工代赈显担当
民生工程结硕果
“我家就住在水利工程附近,以前在外面打零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这个项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实惠,现在政策确实好,既能照顾家里,还能在家门口务工赚钱。”云柳村村民谭雄奎说。
湛江镇云柳村山塘水毁整治修复工程投入资金609万元,吸纳周边群众参与施工,优先聘用脱贫户、监测户,人均日收入150~250元,既修复了水利设施,又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
2024年,港南区以工代赈项目累计投入中央及自治区衔接资金超2100万元,重点聚焦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田水利修复等领域,实施项目16个,带动超550名群众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超560万元,惠及脱贫户、监测对象、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占比达30%以上。港南区通过“村民自建+技能培训+就业闭环”机制,累计开展技能培训超900人次,推动务工群众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展望未来再发力
续写惠民新篇章
“能到东和村维修水利,我感到很高兴,能为家乡做点工作,又有收入。”2月18日,2025年港南区新塘镇东和村水渠整治修复工程以工代赈项目开工建设,参加务工的村民郑寿伦说。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港南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港南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成果体现。港南区以扎实的民生工程、显著的惠民成效和创新的管理模式,深入践行以工代赈项目的内在意义。
潘非妮表示,2025年,港南区将以此次成绩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以工代赈政策创新。努力扩大覆盖面。谋划储备总投资超6500万元的15个重大项目,确保9个镇(街道)项目全覆盖,重点向农业大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倾斜。提升技能培训。联合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式”培训,推动务工群众向技术工种转型,年培训目标突破1000人次。强化品牌效应。探索创新“固定分红+收益分红”模式,积极打造自治区级以工代赈示范项目标杆。
“港南区将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继续精心耕耘以工代赈的田园,创新机制,优化举措,全力推动以工代赈各项工作乘风破浪,照亮农村低收入群众和城乡就业困难群体的希望之路,让更多人民群众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幸福的果实。”港南区委书记陶建全如是说。
作者:刘志宁 叶维安 黄永秀 覃思思
相关文章
掌上梅州讯9月16日上午,以“绿茵筑梦 接力全运”为主题的2025年粤港澳青年足球交流赛圆满结束,各奖项归属尘埃落定。冠军球队为广东龙门县中学队,亚军球队是香港仁济医院董之英纪念中学队,季军球队由兴宁2025-10-25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周圆、李令仪)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1至5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735亿元,同比增长0.9%。从地区看,西部地区收2025-10-25
“抖音生活服务”官微截图。7月2日,抖音旗下的“抖音生活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2025小城夜宵消费数据来了!》。其中,生动介绍和推荐了美味的湛江烤生蚝等特色夜宵,引起网友们广泛关注。该推文在一2025-10-25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周圆、李令仪)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1至5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735亿元,同比增长0.9%。从地区看,西部地区收2025-10-25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韩恩厚:以合作赋能梅州铜箔产业发展
“梅州是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崇文重教的氛围让我坚信,这里未来发展潜力可观。”首次到访梅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韩恩厚便被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2025院士专家入2025-10-25
今天7月2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山东青岛建成投用,对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浅海地区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效应。此次投用的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占地2025-10-25

最新评论